最近的工作吐槽***超长预警

Free hands typing on keyboard

好久没有更新了,最近在积极又缓慢地寻找别的工作机会,因为自从我到了目前公司/职位,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让人惊讶,不解,迷惑和刷新三观。这份工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以来,最最最混乱的一份工。目前还在勉强支撑下去不裸辞的一丝动机,就是像看电视剧一样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经历这一切,当做是一个观众去体会这一切,让我在之后能够更机敏地回避这个弯路。同时合理地记录下来这些荒唐的事情,作为一个对自己的警醒。

原本是想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记录,可惜当时心中还抱有一点点的希望,或许这个事情会有转机。当时尝试写的时候回想起一些经历,感觉揭开了伤疤心又开始往外滴血,就一直特别抗拒。最难以接受的点在于:通过一番折腾才找到的工作,居然是个巨坑。内心深处真的十万分不愿意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

基本上我遇到的问题有点类似下面这本在豆瓣阅读的书,而具体的问题又更加复杂和隐秘,同时是多种情况的叠加:缺乏信任的小组,恐惧丢饭碗的同事,选择性不作为的经理,挂羊头卖狗肉的职责,没有mentor并麻木鼓励自我培训的公司文化,依赖tribal knowledge的企业惯性,某个多次收到HR警告终生不能转正的刺头,利益当前各种组在抢项目争功夺利的办公室政治戏码,以及一些选择性的冷漠。

豆瓣阅读的链接

只能说这本书里面的每个人,我看的时候都可以代入一个身边的同事,看到作者的经历就好像自己又再经历一次一样。最讽刺的是,目前东家虽然没有像微软那么有名,却仍然是500强 + Great place to work,在Glassdoor上比分在3.8到4.0之间徘徊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破绽,而里面的细节却令人“胆战心惊”。

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刚进去公司的时候,被告知以后就会跟一位身在新西兰的同事合作,我们就会是buddy了。刚开始他特别耐心地解释一些手头上有的项目和他的思考思路,那时候学东西几乎是每天飞快成长。他在公司工作了14年的时间(后来才知道这已经不算长的)渐渐地,我开始分担他手头上一些比较次重要的任务,帮他分担。当我觉得自己开始领悟一些东西的时候,他开始用各种理由:时差,这些内容你不需要知道,这个项目目前对你来说还是太难了,我太忙了等等,来将我打发走。在Scrum team里面,本属于我的项目被一件一件移走。当时我对他还抱有信任,认为可能是暂时的情况。直到在汇报会议上,在总结一个sprint的时候,在各个领导的面前他的名字下面列着长长的完成清单,而我下面一个任务都没有,哪怕是我经手过的项目也被他尽数拿了credit。当时我才意识到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之后还经历了一系列的:例如开会时候一直反问我问题,在开会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手上一堆资料但是两人合作的时候完全没有提过。又或者是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某个entity已经被别的公司收购做项目的时候应该剔除,但是他选择不告诉我,过后再轻描淡写地说哦我以为我跟你讲过了。于是我学会了一些新的名词:withhold information。在工作的前几个月,我一直以为自己太敏感,直至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workplace bullying的文章,发现上面列出的15点,有10点我都经历过,而且不是那种特别明显的,例如是当面责骂侮辱那种,而是需要去解释别人才会去懂的东西。例如:在建一个东西的时候,关键的步骤exlude你,讨论一般东西的时候include你,在新人时期根本分不清,然后你有疑问的时候开始反问你,同时给你错误的信息去扰乱你的思考过程。于是我见招拆招,经理汇报+录影+全组抄送+speak up,他才稍微收敛。

对不起,你不是我们club的

这位新西兰同事觉得自己招架不住我这个新人,于是在分部找了一个同穿一条裤子那么亲近的“同伙”跳到我们组。这位同伙来自斯里兰卡,他在公司做了20+年,但是奇怪的是一直都转不了正。在加进来组的第一天,翻查了我的LinkedIn档案,同时洋洋洒洒地买了几百块美金的Udemy课程送我。当时候我觉得:哇,我遇到了新西兰菩萨!后来在一次三人会议里面,他开始对我进行内心剖白:他特别想转正,无奈过去因为误会收到很多的HR报告,于是一直都只能当External。当时觉得挺不理解,他明明是个技术挺好而且挺好相处的一个人。后来他展开了他拉拢我的第一攻势:打击。他突然在三人会议里面用一种推心置腹的口吻说:Cosmos,你有没有觉得你讲话的时候一直在self-justifying?我当时还真就不知道什么是self-justifying,我说我工作那么多年,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也从来没有从任何同事口中听说过这样去描述我。他说:你就算做错了也不用担心啊?为什么?我会照顾你,我们以后就是三人搭档了。

我还特别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心情:就是一种莫名其妙吃了迷幻蘑菇的感觉,你的内心缩影会扭成一团,你的面容模糊忽大忽小。心里一直闪着“不妙”。当时直觉是有人尝试着从你存在的根源去否定你这个人,然后你的认知对不上这些话,你就既迷惑,又气愤,又迟疑。心里鼓着一团莫名其妙的火,第一次近距离领略心灵PUA的魔幻招数,比玩游戏时候遇到那种“幻”“迷惑”型的招数还要残酷。人类自我保护机制马上启动,我马上冷着脸说:我不太理解你说的话,至少我以前没有听说过这种评价。我还有会,我先走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凡是上司叫我跟新西兰同事合作的项目,结果都会变成他们两人表演的舞台。当我真心发问一些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有力推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其中一个就会马上弄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设计结构图,扰乱大家的思维,夸大问题的难度,同时用这些把戏唬住上司。同时他们从不认错,我指出文件有缺陷的时候,他们马上建一个包含原问题之外但是更加复杂的文件,去掩盖其实他们一开始就做错的事实。连实习生都特别迷惑他的行为,我还解释说,不要紧,你看第一个文件就行了,第二个文件是可以不存在的。

那你想我怎么做?

在他们两人“唱双簧”的前提下,我没办法开展我的工作,于是我将情况汇报给当时我的临时supervisor – 一个大我两级的,在公司工作了27年的资深长辈。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理解了,但是你想我怎样做?我马上沉默了。迟钝如我,也马上知道不妙。当时我心中的希望直接跌到只剩10%,因为我知道,这人不可能,也不想,改善我的状况。自从提及这个问题后,这位经理就将我跟两人的项目完全分开,但是给我assign了根本不属于我本职职责的项目,而且还特别棘手的项目。打个比喻:假如我是游泳救生员,经理却叫我去当孤勇者消防员去帮十栋楼救火。需要的技能完全不一样,加上没有人带,所以很难做出成果。当时我继续天真,还真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居然把一个在多人fail过的项目,做出了一点起色。

一个我入职时候主动搭话的英国大叔坐在我附近。他过去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有次我实在是身边无所倾诉,就找到他,隐去了所有当事人的名字和具体信息,描述这个状况给他听。他任由自己盘中的pizza冷掉,一口都没吃,只是静静盯着我听我说话。当我粗略描述完,他马上就说:首先,你得让自己开心点,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你过去做的事情,已经证实了你的实力。(我只是说了职场遇到推进不了的困难但是他却敏锐地安抚我的自尊心)假如你已经跟经理描述了事情,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那只能说明两件事:1.这位经理没有本事,他拿了钱但是没有完成他该有的职责。2.这个情况他也束手无策或者他不想费心去改善。而你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自己,在工作的时间内,内心舒服好过。

遥远的战友和“外敌”

在这份工里,唯一的一点点亮光,恰好都是英国人给我带来的。我们组有个英国姐姐,虽然身在不同时区,但是经常鼓励我。后来才知道,她也经常因为两位新西兰的同事而推进不成项目。曾经动了翻桌子离开的念头被老板好言相劝哄着才勉强留着。直至如今,我其实并没有很露骨很具体地指出两个离谱的人,只有经理略知和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做过的事。不过英国姐姐也很难,因为除了组内有奇怪的人存在,妨碍项目进度外,对外的大组与大组之间,也是风波不停。组与组的关系,从和睦地坐在workshop大家春风化雨地合作介绍roadmap,热火朝天地“圈地”,到后来的互相甩锅,见面也不打招呼的火药味。在每次的townhall,本应该是跟我们合作的大组领导,用温柔的充满厚黑风格的话语,句句都是正面的话:求合作,求共融,大家一起发展。但是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每句话的背后都是一支支带毒的暗箭。还把别的大组拉拢过来,然后对方在townhall上表示自己人马特别多,员工版图遍布世界几大洲,过去已经帮公司创造多少多少利润和成绩。。。想要架空我们组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厚黑的大组领导一有机会就会飞去实质掌握一手资源的团队和关键人的身边,然后最擅长在别人workshop做实事讨论的时候,领来不知情的更高一级的领导来说:你看,在我的领导下,大家都和睦地望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其实就是类似在别人辛辛苦苦做的工作前面,写了个总结,然后就让别人以为活都是他干的那种行为。他只要出一张拔地三尺厚的脸皮,和一张嘴。

摧毁一个人的自信,需要多长时间?

跟我同期进公司的,有一位是来自台湾的姐姐。我们不同组,但是由于坐得特别近,作为整层楼唯一能讲国语的伙伴,于是成了我们经常互相“吐槽”自己的BS job。据她说,她来到公司第一个月与上司的1 on 1,就开始忍不住在上司面前哭了出来。说到这,可能会误以为她是一位软弱的人,但,她过去可是特别hardcore地,担任过人口贩卖犯罪的追踪记者的人。是一个近距离看过这个世界的黑暗,同时坚强捍卫弱者的人。同时也在某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一个第一代移民,做到可以在几千人面前毫不紧张演讲的那种坚强的女性。在工作面试的时候,有很多具体的职责并没有仔细地列出,这位姐姐厚道地提示面试人员说,我过去只有XXX的经验,但是关于XXXX,我还需要去补充加强。而面试人员安慰她说,没关系的,你的经验足够可以胜任这份工的。而之后台湾姐姐的态度也特别诚恳,在工作得不到足够支持下,自己周末自费报相关的课程。其实她的履历和之前的工作经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某些很具体的任务,她没有做过而已。当时看着她,我想起刚入职自己两眼一抹黑的自己,于是把所有手上找到的链接都打包发了一份给她。甚至入职的时候,她没有被带着走一圈认识不同部门,连楼下有餐厅都不知道。于是我就领着她,恨不得把所有自己领略的东西都传给她。让她好过一些。

渐渐地,我发现她只要是在办公室,下午的眼眶都是红红的,一直在擤鼻涕。要不就是疯狂地敲打键盘,说话也没精打采,断断续续的。本来就弱不禁风的她越来越瘦,眼睛没有刚开始的加入公司那种神采。一次公司内部的一些妇女互助团体说其实公司有免费的6次心理咨询。然后我就告诉她公司有这个福利赶紧用。结果她说,她在那一个小时里面,一直连话都说不出。咨询师一问她问题,她就一直爆哭。她多次在1:1的时候跟上司提辞职,而上司也实话实说,说:小姐,你就算辞职,你也得先找好下家啊。现在找合适的工作没那么容易啊,我们公司也挺缺人,你再坚持看看?

由于她做的项目的特殊性,她面对的各种公司老员工很不愿意改变,于是大家都不配合,甚至是各种出言不逊怀疑她存在的价值。后来她的状态被家里人发现,大家纷纷劝她说,算了算了,及时止损。于是她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开开心心地买了回台湾的机票。同时整个人的状态都焕然一新,在farewell party的时候,一般人都是特别不舍,一直拥抱同事或者说些会想念大家的客套话。而据另外一个跟她同组的同事说,在farewell上,她开怀大笑,好像是昨天中了powerball那种兴奋,发自内心掩盖不住的喜悦。连装都不打算装了,因为真的脱离苦海了。

当自己的选择将自己带进深渊的时候

台湾姐姐其实还是幸运的,她有可以马上止损的本钱。而我们组的另一位男同事,他一度是我特别感恩的人。后来因为新西兰人的怂恿,而对我忽冷忽热,故意多次开会迟到让我一个新员工solo全场,对面一堆20+年的资深员工轮番问题轰炸。不过他还算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一个有底线的人。他在公司工作了20+年,从合同工做到他岗位的最高级别。家里4个小孩,全家六口人的生计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而去年,在我加入公司的数月后,他从别的部门转到我们组。2021年covid肆虐的时候,他接连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他需要在一个周五,在他母亲生忌的日子里,从早上开会开到下午六点。我内心一直很想呐喊出来,既同情他,又同情自己:这是一个坑啊!别进来!但是已经太晚了,他的名字被加在各种扯皮会议里面。经常一天都被block住的。最讽刺的是,他刚进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需要跟以前的supervisor高度合作,需要从他身上拿资料和开会协调。一边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环境和前老板,一边是充满硝烟充满陷阱的战场。不知道,他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痛苦本身不会带来成长

在我“自我培训”,去sharepoint上漫无目的搜索资料的时候。从文档作者名上发现了之前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一些人。他们已经果断离开了公司,去了一些更大更公平的平台。我尝试了各种的办法:沟通,改善自己做事的方式,向上管理,努力充电。依然是毫无结果,项目本身的复杂程度可以说上三天三夜,那些之前建立在tribal knowledge基础上的东西,随着一个个人的退休和离职,他们带着他们做过的东西离开。那块本来只有他们知道的知识,就全部空白了。后面来的人,一边救火,一边尝试学习适应,一边做着无用功消磨自己的生命。直到有一天,我也开始找心理咨询师。她看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告诉我说,我做的心理问卷,结果显示我有中度抑郁的倾向。当下她马上要求我告诉她紧急联系人,还有取得我的许可,以免我在谈话中途做出伤害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举动,这样她可以马上做出紧急措施。当我毫无波澜地告诉我妈这些事情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笑了出来,她以为我在开玩笑,但是可惜并不是。

通过聊天,这位咨询师给我的反馈是说:我觉得你已经尝试了所有我本来将要叫你去尝试的一些方法。同时我为你深深地感觉到不值。

当你还对一件事情抱有期待的时候,它才能伤害到你。而目前我已经完全不抱期待了,我恨的是我那种死较真对工作的那种执着。我明知道自己随时会离开这个公司,但是我面对自己的项目,手头上的工作,我做不到放手和完全摸鱼。还在一直推进项目。家人和身边朋友都说我这人就是太较真,我尝试了真的是没有办法摆烂,尤其是明知道摆烂的后果就是会直接增加一些同事的负担。在过去的工作里面,我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排斥也好,恶意也好,甩锅也好,甚至是同胞坑自己也好,都遇到过。但是这种各种奇奇怪怪的状况全部组合在一起,却完全没有试过。以前或许试过:烂工作+天使组,小人+开明保护的上司。但是这次是所有负面的元素都集合在一起。最不甘心的是,明明这么辛苦才弄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结果是工作的本身让你继续回到折腾的状态,去找下一份。明明不是自己创造的闹剧,却要自己付出代价。

去年我尝试通过学日文来分散注意力,学习的时候的确特别开心充实。然后需要通勤上班的时候,上班途中是国内朋友深夜陪聊,晚上是家人通话。一来一回都有人远程鼓励着我,才能勉强熬下去。当看到豆瓣那本书的时候,我一个晚上看完了作者关于北美职场的所有书,每一句都令人觉得共鸣。。。同时在业余的时间,我也因为心力不足而学会拒绝,拒绝了很多本来会一口答应下来的差事。痛苦本身不能让我获得什么,只让我深深厌恶周日晚上过度到周一的那段时间。唯一积极的东西就是:看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身边有什么人真正站出来,坚持在人生的风雨天为你撑伞。而我也需要更加真诚地面对自己,听自己的感受。

说实话经过这样一段事情,以后我更想去帮助别人,或者可以听经历类似事情的人倾诉。因为类似过去的挣扎,假如经常向家人说,会怕他们担心和影响他们的情绪。当时特别希望有一个“过来人”,能够为我指点迷津,哪怕是说一句:啊我懂你,我也经历过,这样我都起码知道,我不是只有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接下来继续“心灵离职”和“看剧”。之后想在豆瓣上连载关于发生过的事情(可以写超多。。。)(在不透露企业具体信息的情况下)。

分享文章: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发表评论

8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DiangDiang
DiangDiang
6 月 前

抱抱你。太不容易了,你没有任何错而且真的很棒,把那么多人fail的项目做出了起色。关于你现在骑驴找马还尽职尽责我不觉得是瞎较真,是不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只要是在努力做事总会对个人能力有所锻炼的。你是为自己工作。相信你会很快找到更好的!

斯迪
6 月 前

天……光看这些描述都感觉已经要窒息了,给一个抱抱!

augenweide
6 月 前

你辛苦了!

augenweide
6 月 前

你辛苦了!°

匿名
匿名
6 月 前

令人窒息。并感同身受。我去年读了好多书来试图攻克这种无力感,最喜欢的一本是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

Jacinle
6 月 前

抱抱cosmo,工作中有些同事真的毫无下限啊,太不容易了。

p.s.可能一直是用rss订阅,才发现你的博客改版了,真好看呀!

Hello there!

这是一只猫打理的网站,假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他
 
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博客

输入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以订阅此博客,并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新文章通知。

加入其他 41 位订阅者的行列

Don't Miss

Favorites from the blog

8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