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律并不高大上,如果仔细想,自律是挺划算的。假如一天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就会开始想便捷的方法或者有长期效应的事情,每天切成一小片来做,长期应该是颇有收获。我觉得自律是成人版的忍着不吃糖果小测试。很多时候开心是相对的,类似忍着一周不吃肉然后突然来一顿烤肉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或者是渴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突然喝到冰冻可乐的快感。最好吃的饭是饿着时候吃的饭,饭不能吃太饱,七分饱带点留恋和期待类似自律给人的感觉。自律是会让人上瘾的,作为意志力无比薄弱的我在自律这条路上与自己暗自较劲,一天天慢慢地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会有种类似周五期待周六来临那种按捺不住的狂喜心情。快乐会随着因为自律做出的妥协而逐步增加,而且自律带给我的远比想象。
我觉得自律不是要严格,不是要看书学的,而是得去自己摸索的。而且这个摸索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而且很大几率在前几次会失败。不过每一次失败都会把意志力给变得更强劲,一步步加强了自律的理由。很多人失败之后就容易归结自己意志力不足,其实是个人都会意志力不足,都会贪图安逸享乐,这是写在基因里面的本性。胡适写日记,里面也会有摸女生大腿和打牌荒废学业。假如尝试了几次就归纳自己是一个不自律的人,这对自己来说就非常不公平,也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假如自律的时候很痛苦,那就是还没有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并不是意志力有问题。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花了很多年才渐渐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自律。像是运动,实在没有时间就呆在家里。我之前分享的的《一天只花20分钟在家运动》就是一种解决方式。下载了很火的Keep,我坚持不到两天因为我太容易无聊。运动的时候我会下载打鸡血的歌,很大部分都是洗脑歌,口水歌,R&B,甚至一些搞笑的空耳名曲:我在东北玩泥巴《Tunak Tunak Tun》,山东天后Rihanna的我在山东卖鳖《The monster》之类的节奏快的曲目,边跑可以边跟着唱顺便练听力练口语,网上一搜可以搜到一堆运动专用的歌单。假如是早起运动到一定天数,我会奖励自己去星巴克买drive thru的早餐,现在快要集满点数400点了。还有一个我最近摸索出来的听觉视觉法,其实就是开着不动脑子看的视频,例如旅游节目,李子柒等,然后耳朵同时听着喜马拉雅听书。我偏好悬疑恐怖的因为这样能让我忘了我在运动。推荐一个专门讲恐怖悬疑的up主有声的紫襟,他大部分作品都跟道门老九合作。道门老九作品完全不能跟其他成熟的盗墓类,恐怖类作品比,人物塑造很单一,但就是离奇曲折,旨在消遣和娱乐。游泳的时候我甚至还会听着防水的ipod namo,听着Akon那种种族天赋的嗓音来来回游动。而且自律一定需要大家一起来竞争,例如我在iwatch上就加了几个比我自律一万倍的同事,每天看着他们完成运动的提醒我就会鞭策自己不能太懒惰。上班的时候可以利用break time 的十分钟来出去散步,跟同事聊天。上下午的10min加起来差不多就一个小时了,能帮忙填满一天运动的额度。能让自己在自律中开心的方式实在千千万万,我们需要做的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思维就可以了。
早起,虽然很多古语都在颂扬早起与勤奋的关系,但是我的早起是为了做更多想做的事情,玩更多想玩的东西。例如最近迷上的Sim4模拟人生4,假如我能七点起床,我就能从早上一直玩到下午,比中午起床的人多玩至少3个小时。这三个小时我还可以顺便去喝杯咖啡,啃着买回来的早餐,逗逗家里的宠物们(仓鼠x4+鸡x5)还有调戏一下自己先生。而且早起去健身房和超市买菜都有种early bird的权利就是人很少,车位任我停,大地任我闯,白菜鱼虾任我挑。我还曾经试过一大早站在马路中间拍天空,因为根本没有车。早上会有种莫名其妙让人开心的兴奋感,觉得“啊我做了这么多也才9点”。健身房的仪器我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自带YouTube功能让我边看李子柒切菜边听歌跑步,再也不用勉强选那些黏糊糊把手或者发出奇怪声音的机器。晚上的健身房简直是“群魔乱舞”,视野范围内普拉提举重呻吟的呻吟喘气的喘气,跑步时候能呼吸到旁人呼出的热气。虽然可以通过通宵来达到“超长待机”的效果,但是晚上人体的设计就是会比早上要少一点灵活,早上的身体更能敏感地察觉自身的休息需要,长久以来更能达到与身体的和解和利用。晚上的确会有更多灵感,可惜的是人体的构造不太合适日夜颠倒,长期落下病灶从整体上就是减少了生活的乐趣。
然后是饮食,范志红营养食谱让我学到了膳食比例的等式(戳这里有书单),让我不自觉控制自己对肉类的摄入和对摄入分量的控制。她是我既老干妈之后新一个的女神!!范志红博士推荐的是7分饱的状态,也就是假如有别的事情让你分心放下手上的碗,你也不会说还想继续吃,还没吃饱,那就是7分饱的状态。这个状态让人不容易犯困,肚子不容易胀气。好处就是你会看到下午开始昏昏入睡的同事,不断打着哈欠,然后你还没有困意,还能大战三百回合的情况。现代人的生活比过去多了很多精彩,光是手机一项就让人割舍不了。但是更多的精彩是要有更充沛的精力去支撑的,从生活上自律是从根本上把一个人的可能性拓宽,从根本性增加一个人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效率。之前在上班路上一边听得到app上张遇生的分享《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学到了不少从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每天步行8000+步来杠杆自己精力的。网上可以找读书笔记或者思维导图,个人建议有这个app直接听听(虽然真心不喜欢罗胖),跟着进度一起冥想学习。
我是对比过完全放纵自我的快乐和自律的快乐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试着去放纵自我,晚睡晚起,不运动随便吃,一切随心情而出发。结果却是心情更加郁闷了,连脸上都是黯淡无光,完全达不到放松的效果, 那段时间创作和工作都特别低产。我是对比过两者为我带来的效果和我的实际体验,果断地选择了自律这条路。其实自律带给我的快乐和成就感已经远远超过了不适和挣扎。由过去的我到现在渐渐总结出来的自律生活方式,过程也是少不了经历了无数挫折,像是每天锻炼这一项因为学业或者是别的事情打断,然后把累积多年的习惯给抹去了,过后无比懊恼又重新拾回。这种循环在我身上发生过无数遍。这个时候我电脑下载了一些激励语句贴在显眼的地方,最喜欢的一句是手写的从网上找来的:
“If I quit now, I will soon be back to where I started. 假如我现在放弃,我很快就会重回原点。And when I started, I was desperately wishing to be where I am now” 但是让我再次开始的时候,我就会非常拼命地希望达到我现在所已经拥有的进度。

下面分享几张私藏的图片:



自律还有个好处是让人停止发福魔咒,或者是看起来比实际年轻。我从身边自律的人身上真的看到了这一点。同事里面有不控制饮食的人,不运动的人,无论她嘴笑的多开心,我还是从她脸上观察到她不太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正在控诉着的那具肉体。自律是会让人上瘾的,因为它能放大达成目标后的满足感,现在我宁愿忍一忍然后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对饮食自律后,对糖分的摄入和油盐会非常敏感,从黑咖啡和无糖豆浆都能品尝出浓醇的味道。一旦吃得过量,人体也会觉得不太舒服,把握这种敏感的触觉,时时在意自己身体细微的变化,也是一种爱自己的方式。
8/6/2020 更新因为stay-home-order在家的时间更长了,重新下载了Keep的App发现它记录每天吃什么还有设定健身计划这个特别有利于量化自己的锻炼,于是重新迷上了这个App。为之前自己的错过而惋惜一下,我记得刚推出的时候,课程选择并没有现在的多,难度也比较单一,现在感觉挺好用的。通过了两个一直心心念念的考试,所以按照之前的目标奖励给自己入手了一个Switch的健身游戏,可以边玩边放松边消耗卡路里。

还有后知后觉发现蓝牙体脂仪跟蓝牙的身体测量尺真的是监督自己的神器。我现在每周会定时记录数据自动传输到App上防止自己吃得太开心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运动跟自律就是要争取空间让自己吃得更疯玩得更野哈哈。
8/28/20 更新 我玩这个健身环10天掉了4斤:Switch <健身环大冒险>测评 – 10天掉4斤 – 持续更新数据
(不定时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