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终总结:
- 2020年终感悟
- 今年的喜爱书籍TOP3
- 今年的喜爱漫画作品TOP3
- 由comfort zone 到 get out of comfort zone
- 身边的新冠影响
- 情绪与信心
- 你也不年轻了
- 相遇和离别

今年我糊里糊涂地有以下感悟:
- 人生是没啥意义的,不用硬上价值想太多,既然活着就努力勇敢活着
2. 我的生命的前1/3充满了嫁接的记忆,文化的断层,麻木冷漠和自责
3. 很多“资格”和“规则”是人为定的,本身没多大意义,可以遵守它但不必用它来评判自己的价值
4. 假如一辈子都盯着自己的劣势想要提高,会让自己一辈子处在“不足”的阴影中,还不如一直加强自己强的地方,强到失去平衡。
5. 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不要对一切想当然,多反思。
6. 不要混淆工具和目的。我的1/3的时光一直花在工具上,完全没care过目的,是时候要变一下了。
7. 不要混淆观点和事实 (毒舌教授的灵魂拷问 – 你的观点并不重要)
2.今年最喜欢的书籍TOP3:
看见
8.8
柴静 / 2013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以数量来说他们才是接班人。
工厂女孩
8.0
张彤禾 / 2012 / 樂果文化

我从工厂女孩里看到自己,我的堂妹从高中开始就是工厂女孩。一周六天,常年被拖欠工资,一周只快乐周日的几个小时,经常喊累,但是又无可奈何。
退步集
8.1
陈丹青 / 2005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把破坏当做重生,把退步看成进步,把手段当成目的
- 今年最喜爱的漫画Top3 (都是韩漫,里面有令人深思的校园八零和家庭矛盾等反映)这些都能百度找到。我推荐的这几部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唯美”“夺眼球”的作品,但是里面表达的东西远远跨越了其载体,令人深思,回味无穷。即便是娱乐,也能成为社会题材或者反思的载体。

作者名字是金鸡蛋,韩国漫画
《空腹的晚餐》by 金鸡蛋,这部漫画里面有我最最渴望达到的友情的状态,和做人不卑不亢的那种态度。我差点就因为画风错过了这部漫画,幸亏没有。

这部就是Netflix新剧《甜蜜家园》的原著漫画
《Sweet Home》by 作画黄英灿,编剧金坎比。我个人觉得漫画里面的节奏比真人剧《甜蜜家园》好。这个编剧还出过其他惊悚类悬疑剧情作品《猪窝》,《不肖子》等,都是很精彩的作品。我有预感《不肖子》也会在未来被真人化。

这部是充满了家庭问题和校园80的漫画,却有着极致的爱和温情。
《暗黑怪人》by LeeJong Hyeok。我有预感这部会在未来被拍成真人版。
- 由comfort zone 到 get out of comfort zone
今年我的遭遇是挺戏剧化的,在三月的时候因为各种无须再忍而离开了前东家,然后加入了新的公司。以前的公司起码还有几个来自国内or港澳台的同胞,偶尔我还能飚下粤语普通话。新的公司只有我一个类似背景的人,找共鸣是无济于事的了。每天远程自我介绍和入职培训,天天开会,都是挑战和成长。当然一开始是各种挑自己毛病恨不得去提高这个提高那个,后来想想我这个设定还挺独特的,是multi-cultural背景的员工,会带来不一样的角度和见解。每次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我就想想:试试看把这些同事都放到中国去,他们去市场买条鱼都费劲呢,所以我的英文表达没问题的!(哈哈哈哈盲目的自我鼓励给了我无穷的勇气) WHF – Work/Study from home 记录 – 那些我栽过的坑

最大的收获是我学了很多家具布置的灵感,真的
- 身边的新冠影响
今年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改变了一切本该的2020的安排。原来是计划八月回国婚礼,见各自的家长,现在计划无限期延长了。研究生的课变成了全网上课,还有部分的同学回到自己的国家带着时差上课。作业量变成了原来的N倍,直接让你失去朋友,失去娱乐,剩下掉发和学习。
很不幸地,我三月底离开的前东家,陆续有了很多的新冠确诊。我知道的,就有两个前同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中一个是70多,正是儿孙满堂享清福的时候。另一个帮了我无数次,生前是公司销售的TOP1, 性格超级好,乐观豪爽。她才49-50的样子,女儿去年结的婚,还没能看到孙辈的出生。有一个男同事从阳性转阴性后,又马上再次转阳性。另外两个同事住院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听说康复后憔悴瘦到完全认不出来是他们。
每次新闻各种标题,数字飙升,我的朋友圈就会出现一大半真正关心我,而另小一半幸灾乐祸刷存在感的人。其实无论图表上的曲线怎么攀升,该生活还是得去生活,该防护就防护,很多时候并不是故意不刷那种医院爆满的图,而是我们真的接触不到,因为在家完全就是隔绝了直观的信息源。除了我一个闺蜜,她的母亲是护士被派去ICU的病房,上班时间都被排满了,她说现在ICU都爆满了,千万做好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其他消息全部都是群里面传来传去的医院里的“道听途说”。
工作方面,最直观的影响是凡是涉及到supply chain的都大受影响。项目的turnaround变得超长。于是大家都戏谑地说,凡是有什么阻碍就怪在Covid头上就是了,大家都能理解。
- 情绪与信心
安慰了国内几个一直处在情绪低谷的朋友,发现其实他们只是缺少了聆听和陪伴。我看到他们朋友圈至少有时间去旅游,享受食物。有天某人在朋友圈说自己不想活了,放下手上所有东西,跟她聊了三个小时。聊的时候她提到了很多近期的遭遇,手术,家人的疾病,家庭等。然后我就告诉她我以前遇到过的事情,表示理解她的遭遇,结果她马上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当时哭笑不得)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上天给的那些难题,有些难题别人看得到,有些看不出来。有的人没那么幸运,遇到的问题太大,一下子击垮了。有的人幸运点,还能说出来还让大家帮忙下。无论如何,作为自己,只能想各种办法让自己转移注意力,不能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所以在四月,赶着自己生日前,我就养了一只猫,因为我预测到今年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援。结果他果然不失所望,每次有情绪波动我赶紧把头埋在他肚子里拼命吸猫。家里的猫除了吃饭拉粑粑,最大的任务就是调节主人们的情绪。

专门给人类提供精神辅导的光影魔术猫
想要什么的话,就给予别人什么,这个也是一个法子。
- 你也不年轻了
跟国内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冒出这么一句。我觉得挺可惜的,我倒不在意他们这么说我,因为我遇到过很多所谓“不年轻”但是散发着生命活力的人。也遇到过“很年轻”但是活着完全感受不到激情和渴望的人。他们一旦对别人抱有这个下定义的想法,也就是默认别人也可以对他们这样评判和分类。这些所谓的30, 40, 50其实是一个数字而已,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可能只是方便做市场调研的时候分下组。那我可不可以分成1-18幼年期,19-60成年期,61-90成熟期?其实也可以,没毛病。虽然很多现实上的东西让我们胆怯了,超过35没工作了什么的。至少心里不要去认同它啊!你都改变不了了,还输了对自己的认同感,真是。。。可怜又可悲。生活跟小说的区别是,小说写完结局就没了,人生除了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之前一直都是连续的,停不了的。那你25+30+不年轻了那40的你是什么,50, 60,80,90岁的你是化石么?为了个破数字青春洋溢了前25年,剩下郁闷认老的80-25=55年,这样值么?
- 相遇与别离
身边朋友因为签证的原因回国了一拨,也因为工作和学习认识一拨新的朋友,在豆瓣里面也认识了新的友邻。时间被新的朋友占上了旧的友谊变得稀疏。时不时联络一下还是能找到当时的回忆。8只小仓鼠和2只鸡都因为走到生命的尽头上天堂了,心里很感激他们陪伴我走过的时光。

希望2020赶紧翻篇吧~继续冒险~继续相遇
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统计梳理和归档(留着跟明年对比,好奇明年会不会少很多哈哈,宅在家里比较有生产力。。。):
今年写了35篇日志在此:长期文章索引 – 定期更新
建了Wordpress的个人站用以分享文件:https://cosmo-polite.com/
豆瓣阅读140本书、课本10本+材料、得到APP 6本书,实体书3本。
38部电影/电视剧/综艺/无数的下饭视频
漫画127部+ (短篇不算,大部分还在连载)
画画十幅(太少了orz)
爬山总路程55miles,爬升总高度6624ft,时长20小时,消耗10814卡路里。
Switch健身环153级,总时长21个小时,共计跑动62.81km,消耗7393.01kcal。
苹果表数据每月平均25.47hrs,停了5月,10月和11月。
新增两只猫,考了两个证书,修了九门课,经历两场面试,换了一份工作。
就希望2021是丰富的一年吧…目标用友邻的话说,“松弛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