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高温下的聚会

上周47°的高温下,应大学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客,挺亲切的,因为同学夫妇都跟我算是同龄人,而且都来自中国,父母家人等也都不在国外,所以大家的情况都挺类似的。同学的妻子还边怀着二胎边读着研究生,同时进行一份全职的工作,我听到的时候都在暗暗佩服,感觉她有无穷的精力。同学在高温下一直呆在后院帮我们烤羊肉串,妻子一边陪着我们聊天。

聊着聊着,画风就有点跑偏了。作为一只隐藏社恐的我,也仿佛嗅到了一丝微妙的气息。首先是同学的妻子,把我跟我先生的专业,职位,年龄,家庭成员都问了一遍,当时我也觉得,可能这是一个交友熟悉的过程。(我之前跟她没有见过面,而我先生是第一次见这对夫妻。)然后得知我先生的工作单位之后,对方马上来了一句:哦,这个专业啊,在这个机构拿的只是average的工资吧。我跟我先生听了觉得,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说:是啊是啊。接着她乘势追击:你是读marketing的,你肯定很难找工作吧!我马上回答:是啊,是真的很难,想想一个外国人去到美国本土然后管理一帮土生土长的人,然后对本土的人宣传产品,这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挑战,得克服很多文化的壁垒,所以我马上承认了。接着她马上问:我听我先生说,你们公司是赞助你读研,那你现在换了公司,那你的学费不就泡汤了?然后我说:是啊,之前完成的课程公司有赞助,后来就得自己掏腰包了。然后对方听了之后,跟我同学一起笑得花枝乱颤,仿佛是今天中了六合彩。然后接下来的分分秒秒,妻子开始把自己的房产,家里的背景,家族成员,文化背景啥的,都一股脑给我输入。关键词是喜闻乐见的:北京工作,北京有房,家里做生意,兄弟姐妹很齐心,父母有很多事业也很年轻不愿意到美国,他们夫妻很早就在国外读研。。。。同时她也问了一个很热门的问题: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

实话说,这个问题对我这种奔三的人来说,我已经从不习惯听到麻木了。一开始听到我还会挣扎一下,或者详细解释为什么还没计划。后来我发现有些人只是想宣扬他们早生贵子的理念且并不太在意你的生活和解释,甚至并不关心你这个人,所以我都笑着说:嗯嗯你说得对,句号。我用了同样的回答,然后对方用了怜悯的眼神对着我:我30不到两个孩子,我已经解脱了,你们慢慢熬吧。接着就开始无穷无尽地宣扬他们凌晨3点排队赢得的中上水平幼儿园的名额。其中有几次,她在夸奖幼儿园的环境师资的时候,不小心说了句:虽然外面看起来不怎样。然后她发现自己说错话了,马上改口说:其实也不是,已经比大多数幼儿园的外观都要好。她解释解到我都为她捏把汗,都想帮她圆场了。

介绍完了他家的房子是方圆百里最大的model之后,社区怎么怎么好之后,然后接着就开始针对:独生子女,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对独生子女都有种看法就是,肯定会被宠坏,肯定自我中心。我觉得真的是看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比如我自己,其实从小学三年级就自己搭公交跨区上学(公共汽车咸猪手的启蒙),帮忙做饭,在家也要帮忙照顾老人。(跟我奶奶住同一个房间)成长之后一个人独立踏入美国这块土地,也遇到很多好人坏人,但是大小的事情都要自己决定和承受错误的判断带来的后果。所以我本人比较抗拒别人纯粹的定论。得知我跟先生都是独生子女之后,她开始宣讲独生子女的孤独跟可怜(小白菜,地里黄那种),而且多次强调叫我不要重蹈惨剧,至少生二胎。我只能说在父母那辈,二胎就是等于掉了饭碗。那时候根本不是一胎二胎偏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工作,一家人生存下来的问题,想不到却轻易地被评论,想起来觉得有点荒诞。

话题接着喜闻乐见地转移到国内的时候在哪个城市生活,然后我先生就说自己是在四线小县城,我说我虽然是一线但是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好的,很多废气很拥挤之类的。对方听到心满意足,嘴角泛着胜利的笑。

与其说是被冒犯到了,其实更多是困惑。就是整个过程我跟先生都异常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她的内心,怕她太脆弱或者不小心又戳到她。我觉得她好像极度自卑和脆弱,我又不太明白她为什么那么缺乏底气。令她对着我这个陌生的人全副武装如临大敌,又或者是她的社交哲学,本来就是充满了江湖气或者攀比,所以她才会把拥有的东西这样不顾一切地陈列给我看,然后等着我们作为观众为她欢呼喝彩。当内心太追逐这些物质的或者头衔的时候,人会变成物的使役,因为无论你多富有,多高的头衔,总有人在你头上,当你以为自己爬到山顶的时候,其实有更高处的觉得你的所在是盆地。我承认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奋斗别人在受精卵都还没形成的时候就全部达成了,我以前也曾很崇尚那些闪闪发亮的头衔和物质,后来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又或者是得到了之后觉得:原来这个东西被神化了,其实就是个围城。我觉得成长里面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有底气,不因为一些外在的东西轻易否定自己,既有底气接受批评,也有底气接受比自己更好的人的建议,又或者是别人炫耀的时候说一声:所以呢?

但是基于服务群众的理念,我还是各种让着她,所以一切相安无事而最后她哄孩子睡觉就离开了。我跟先生尽了全力(我还说了我刚到美国时候租房才花了美金400的故事)build up她的自信心,让她可以有底气一些。她让我想起来当年去西雅图的时候,那个挖苦我的CS专业的男生。说我marketing肯定很辛苦很难找工作,我也明明白白地承认了。我很记得当时内心一丝动摇都没有,因为我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有什么高低之分可言?我喜欢我的工作,我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我有什么好值得抱怨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交个朋友弄得好像大型相亲现场一样,除了物质就是物质,就不能试试背下唐诗三百首么?所以我没有房没有车的不在一线城市就不配当你朋友了?唔,好奇怪。

同时我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太脱离社会,因为平时交友交谈画风都不是那样的,大家讨论在哪里野外冒险,登山。讨论有什么打折的店,然后生活里有什么趣事,或者一起做饭,一起尝试新的菜谱。明明平常上班都那么累了为啥交个友还得那么多步骤范式套路四十八式。

聚会的最后,差不多半夜的时候,同学才从烧烤炉那边过来跟我们聊天,于是他提起来要不要合作创业的事情,我才明白这个邀请背后的含义。但是当时的我,心思早已经飘去了周末的羽毛球聚会。

分享文章: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发表评论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Hello there!

这是一只猫打理的网站,假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他
 
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博客

输入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以订阅此博客,并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新文章通知。

加入其他 39 位订阅者的行列

Don't Miss

Favorites from the blog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