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面试总结

crop businessman giving contract to woman to sign

几个月的心路历程

去年年底产生了换工作的想法,于是从今年一月份到现在,陆续投了大概54份有效简历(从二月开始比较认真),还有大概30+份是过期,取消职位或者考试性质的。拿了10个公司的面试机会(其中一个是猎头介绍,一个是公司旗下的合作方介绍,八个是海投),面试了23场。其中一家公司面试到第七轮然后实在受不了就拿现成offer来催他们出offer。这次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那种面试的感觉,一轮又一轮的体力和心力的折磨,导致我后面居然有点喜欢上了那种紧张感(抖m无误了)。实话说,到了后面,面试本身所收获的大大超过了offer给我带来的喜悦。过程中还收获了友谊和信任,也同时挑战了自己的安全圈,一点点地将自己可以做到的慢慢地拓展开。过去找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替企业lowball自己,投可能会录取自己的,而不是自己更喜欢,然后要努力一把才能够得着的那种。反正策略就是play safe,但是这种策略下来,得到的肯定不是自己最最想去的地方,职位也会打了折扣。我也常患得患失,不够勇敢。这次豁出去一把,想着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损失的,投了不回或者被拒,也没有损失。于是就“厚着脸皮”不断投。结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宽容,有很多的故事。

整个过程我经历了大概三个阶段:二月头的回应寥寥 → 三月开始的Recruiter轰炸和整个月的面试安排 → 四月的收获期和更多的面试机会

四月底的时候,一下子所有的回应消去了我之前累积的忧愁。换工作真的是一个mentally taxing的活。我同样在换工作的同伴们形容就是“黑暗前的酝酿”,老是看不到黎明,老是看不到曙光。这段时间对心力是很大的折磨,尤其难熬的是自我的怀疑和对未来的绝望。更别说看新闻都是满调子的悲观色彩,于是我跟同伴们抱团取暖。他们每天晚上临睡前问我的问题是:找到了没?我持续地回:还没。哪有那么快啊?

面试官的套路

由于我完全没有对身边的人包括朋友家人谈过我想换工作的想法,所以大部分都不知道(只有同在换工作的同行稍微了解)。这个行为源于一种自己的”小迷信“,之前遇到一个很想要的机会,看自己面试发挥还可以,就以为十拿九稳。跟父母沟通,他们也是喜出望外,结果后来对方十动然拒。从那次以后我就下定决定忍着等到有结果再说(快憋出内伤)。我后来才知道,有一类的面试官,会装作很喜欢,很欣赏你的样子。心里明知道他们不会录取你,但是会跟你说办公室搬去什么地方,通勤交通如何,附近的餐馆有哪些,还跟你详尽地介绍内部用的软件,各种细节。同时会跟你一起描绘入职后的六个月是一个怎样的图景。没有见过世面的我就马上认定了这事90%会成,于是心里开始暗喜松懈。收到拒信之后,我上网查有没有其他人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来还真不少。回想起在面试中对方问我最大的weakness是什么,我按照排练好的回答,对方还安慰我说,这个工作不会触及到你的弱点,加上你也能够慢慢训练,所以不是什么deal breaker。我那时候以为遇到了这辈子的伯乐,还暗自感动。由于给到我的正面信号实在太强,我真心以为自己可以拿下这个offer。我后面也遇到过其他十动然拒的offer,有些共同点就是:会对你过度释放正面信号,细节问得特别不具体,说着说着还会帮着你说话,帮你去完善你的解释。一旦遇到对方好像哄着自己的说话,气氛过度轻快的,我大概就知道,又是那种十动然拒的结果了。真正想要我的面试官,他们好像一开始都是那种特别好奇我的,一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一个问题会问得特别深入,步步逼近,恨不得把我的简历吞进肚子,揉碎了掰开其中一个点来问我。问了还觉得不够还想继续问。生怕自己漏了哪个重点。有些态度甚至给人感觉很严肃,“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像“盘问”的感觉。的确要是真正对一个人感兴趣的话,你会很想了解她/他的过去,还有好奇他们为什么当初作出这样的选择。

面试收获的革命友谊?

在某场与自己心水公司的三轮面试上,面试官和我一拍即合。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她说,假如我们能够线下出来喝杯咖啡的话,一定有聊不完的话题。因为她也是天主教徒,所以她在面试之间还帮我祷告:当然她有说,我不确定这样做合不合适,但是我真的很想替你祷告一番。祈求给你预备最好的,最适合的你工作。虽然那次我收到拒信,他们还很贴心写上理由说:所有面试官都很喜欢我,只是岗位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初级(可能就是工作职责偏单一,他们怕我很快无聊),以后有合适岗位会给我推荐。当时我以为只是一句套话,结果就是前几天他们给其他部门推荐了我的履历,HR亲自找我提供岗位介绍,这个岗位比一开始的岗位的各种职能都更加复杂和资深。还有一些虽然拒绝了他们给的offer,但是面试官给我留下了手机和私人邮箱,我还给他们发送了一些我认为他们用得着的资料。某几场的面试,因为双方说得太high,还让他们屡次错过了时间限制,把下一场会议硬生生push迟到了。

曾经的白月光变成一个问号

当我好有几个公司都进行到很后面的面试的时候,我一心盯着自己心心念念的公司。我投的公司都是我特别想去的职位+公司,所以无论有幸得到哪个offer于我个人而言都是赚到了。很多的面试机会都是我以前散着玩投简历时候,想都不敢想,并且碰到铁钉的公司。即使不是那种人生赢家华人之光FAANG系列,也算是大众能够知晓的,对社会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那种企业或者机构。然而我喜欢的公司,却虐了我千百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面试,每轮从1小时到30分钟不等。我经历了七轮,其中一个入职不久的面试官跟我说:他是面试了十轮才进去的。(我的乖乖!)于是我上Reddit看看大家的吐槽,很多人都说,一旦发现企业的面试有超过4轮,基本上心里会有个red flag了。狗家过去曾经有二三十轮的,后来也承认差不多四轮就是最佳的面试轮数了。超过了这个数字劳民伤财。我深有同感。。。很害怕进去了之后,某一天我也得反向被“车轮战”。其中一轮的VP还打探现在的job market火不火,哪几个产业比较火,我感觉他自己都想跳槽的节奏了(看着极度不专业)。对方的高层为了挽留我,使出了“感情联系法”。在会议与会议的缝隙里面给我说了一通23分钟的电话。大意是说在我身上看到了20年前的她,然后说很愿意当我的人生导师+指导我这个minority女性实现职场目标blahblahblah之类的,但就是从话语中和行为的对比中感受不到太多的真诚。都没有问我什么时候available,就给我寄来了offer letter,还得加上四个月的probation。。。我职场生涯里就没有遇到过超过90天的probation!相比之下,我的另一些offer的公司,会怕别人把我抢走,恨不得赶紧给我offer。一天一个check up电话和短信,而且很尊重我的start date和各种偏好。

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开始更加拥抱自己高敏感的性格。还有我居然发现渐渐发现了面试途中的那种乐趣。再后来,我已经把面试当成一个通关游戏了,毕竟“关关难过,关关过”(冷笑话)。克服恐惧和未知带来的紧张时,每次面试完都尤其痛快,要是一直不做自己害怕的事情,就会停止成长。经历这20多场的面试,我更加了解自己了。小时候家人父母会给我贴:内向和害羞的标签,我就傻傻地把这些当成自己的特质,没有去深究。但是最近种种经历,我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自己。其实遇到不认识的人的时候,我会特别好奇,特别愿意交流。我有个隐藏的特质就是能快速跟别人建立联系和快速地破冰,缩短彼此的距离。性格部分的高敏感因子,可以帮助我敏锐地察觉对方的需要,所以在职业匹配那方面,我很容易知道对方要什么,需要什么特质的人,然后把自己相关的经历讲出来给他们作为引证(当然不能捏造啥的,对双方负责)。完全想象不到前一阵子我才对自己敏感的性格苦恼不堪,而另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跟我说,她以前也是跟我一样,对自己的性格很苦恼。我们俩都属于“隐形社恐”,被迫走到了spot light的那种。她的西班牙同事是那种天生的”社牛“,学生们都好喜欢他的活泼外向。渐渐朋友看出来,这种性格也有一种明显的短板,就是社牛得太顺畅了,反而有种不走心的成分在,毕竟一切对话信手拈来。很多时候会错过学生的心声和需要,把焦点放到了自己的身上。而朋友说自己高敏感的性格,可以帮助她敏锐地察觉学生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课件和考试进度表,让特殊需要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

作为少数族裔女性,面试有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吗?

我面试的公司都是在南加州这片区域,我面试的都不是中资的公司。面试没有遇到明显针对我的行为。有一两家公司的hiring manager会比较自大,但是这是业界公认的(就是很多candidates都参观了他们的鼻孔,呵呵)神奇的是第一轮他们的高傲,在终面的时候完全收起来了,穿着笔挺西装,笑容满面看着我(精分现场),因为是三个面试官,刚好两男一女,一对高大的男女配一个挺nice的男性长辈,这个组合特别像宠物小精灵里面的火箭兵团武藏小次郎和喵喵怪,他们的二面是自己设置的,作为一个二选一的最终面试。我队友还吐槽说:”我们还会再回来的!“,弄得我看到他们三人忍不住:全程在线内伤憋笑。

所有的面试下来,绝大多数的面试官都非常尊重我,除了少数是华裔ABC的考官,会问得很细,多次触及隐私,涉及出国理由,家人背景那些,还试探我外面哪个产业比较火,自己都想跳槽的样子。(我其实在心中给华裔考官留下更多的宽容,不知道是不是习俗还是什么的,我的确觉得他们问问题的方式会比较push,很容易让人内心闪红灯)而相反一些接受过采访的,网上能搜出来他们履历和工作案例的人,他们特别谦卑,对我的感觉完全是平级的,哪怕其实他们高我两级。跟我对话的时候就像是多年的朋友,不卑不亢,谈话过程也多次照顾我(感觉灵魂根源的自尊被温柔地包裹)。一个小细节就是,我的白月光公司VP跟我视频面试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另一个屏幕,上下扫射我的简历,没有正眼看我一眼。另一家公司,他们高层做过很多项目,我读过关于他的采访。他一直跟我解释说,我不是分心,因为你的简历在这边,我偶尔需要reference到,请你原谅我,要是你觉得不舒服,请跟我说,我就暂时不看着你的简历,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吧。由此一来,我内心对他是更加尊重了。

我的少数族裔女性的这种组合,其实在西海岸还是挺常见的。我跟面试官对话的时候,他们也没把我当成是一个外邦人。二十多场面试下来,只有三场面试问了我的”英雄出处“。其中两个是华裔ABC,一个是对我充满好奇的白人女性,她说,你的故事真的挺有趣的,很想跟你坐下来慢慢聊天。最搞笑是有个面试官还会问我:你会Mandarin么?你能用普通话完整地交流么?我心里想说:当然可以啊!这是我的其中一个母语啊!囧。。。

资源整理 – 之后整理在另一篇

怕篇幅太长了(回头看我每一篇文都是TLDR的节奏囧!),之后另外写一篇文章来总结自己用到的面试策略。部分借鉴了网上人的慷慨分享,自己实践后再添砖加瓦。欢迎交流!

分享文章: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发表评论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Hello there!

这是一只猫打理的网站,假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他
 
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博客

输入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以订阅此博客,并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新文章通知。

加入其他 39 位订阅者的行列

Don't Miss

Favorites from the blog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