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羊群

看书的时候恨不得把整本书都画上线,我对几乎全部的章节都很有共鸣。看的途中介绍给一个教会的姊妹看,她跟我同龄,每天都跟一班美国高中生斗智斗勇。我很好奇身处在教育行业的她,是怎么看待这本书里面的现象的,于是我们每周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来讨论这本书。

我跟她的看书收获不太一样。最令她感到诧异的是那些所有的优秀学生,或者是世俗上的“成功人士”,内心居然是这样迷惘失落。而我觉得最震撼的是,原来捆绑我们的一切的观念,想法,有可能来源自很可笑,很荒诞的东西。举个例子就是招生率和排名,越厉害的学校,招生率越为严苛。但其实一开始,这些学校只是为了赚更多钱而制造稀缺。所以的“名校”,明面上说是一视同仁,扩大招生的范围,其实是让更多人去报考,增加分母,造成招生率下降,人为去制造稀缺。同时因为避免学校形象显得“太学术,太书呆子”而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各项的课外教育,例如马术,钢琴,橄榄球等。招新时候偏好有丰富获奖经历的学生,来对外展示自己生源的全面发展。。。于是这些营销伎俩变成了家长培养孩子的配方。主配方是学习成绩,绩点。然后加上几项调味料:包括义工经历,体育项目,艺术技能,大厂实习经历等。有很多的培训机构盯着这个商机,纷纷推出很多一周的体验活动,让那些孩子又可以在简历上增添一项精彩的筹码。而作为各大名校招生官,对这些东西心知肚明,每个人使用的配方都几乎一样,归根到底能让你进去的,还是整个家庭背后可以拿出来的“实力”,例如金钱,金钱换取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校友网络等等。一个观念从这些院校发射出来,现在成为了现在家长心中的焦虑和那条鞭子。我看到过朋友圈里面很多培养孩子的视频,大家都在练琴,骑马,画画,做手工,做义工。。。但可能这个观念,其实就是近这一百多年中形成的,它来源于一部分学校互相角逐的私心,然后在各种利益的催化下成为我们脑中的价值,而我们还在为这个价值奔走不息。同样的道理反推,我们可以一直追着自己在意的东西的源头,然后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根源是个什么。

作者还严重批判了那些精英家庭做公益时候的姿态,他们总给人一种自己是在放下姿态去拯救这个世界的感觉,其实人根本没有高低之分。公益的本身也不是一种贴金的手段,不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标签。让孩子体会贫穷的世界是怎样的,然后让他们热爱生活,警示自我,有可能是一种自私自大。作者说他们最需要做的是,是真正把对方当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还有一个例子是,职业选择的单一性。例如律师,金融业,医生等,成为了最热门的职业。表面上这些工作都是高薪使然,都是特别崇高,有道义的,然后很多年轻人都乐于追求。其实他们只是羊群,被驱使,很多人没有真正思考过,很多都是随大流。观念有个很诡谲的东西,就是它既捆绑你,又看似给你带来最便利的建议。当你迷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会把眼光看向普遍人走的方向。所以书中作者在书本末尾的章节提到,人活着还有一项使命,就是要挑战观念破除观念,去勇于更新它们,找到新的解读。

当那些天之骄子们千军万马独木桥之后,他们本质上是学校的客户,所以学校开始各种糖衣炮弹。话术大概是:你们将会创造不凡,你们将会是各种领域上的领军人物之类的。从开学第一天就忙着让他们离地飞升,活在粉色泡泡里面。我也承认作者是特别理想化的,因为不可能存在造出完美的学院,只能说尽量地靠近那个完美的方向,令更多不同的价值观得到发展和鼓励。看书的时候我不停地想,假如美国的最顶尖的教育都被批判成这个样子,那你要我这种星斗市民怎么办?我看着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书一步步走到今天,书里面的内容让我觉得,其实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精英教育的强度跟国内的基础教育很类似,除了思维方式的培养外。

朋友说,事实上可能没有书中描述的令人感到忧虑。其实她接触到的大部分美国家长都知道,这些观念的单一,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有刻意引导小孩去接触各种东西。在尊重这个规则的同时,轻视里面的意义。

我很赞同的一句书里面的话:教育应该是你忘掉所有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其实教育的根本应该是帮你寻找自我,确立自己的精神锚点。这点和看文学艺术作品是类似的。文学和艺术不是为了要去看懂,而是需要跟它产生碰撞,而更加了解自己,同时颠覆自己。归根到底,看那些就是在观察人性。越经典的作品,越反映出复杂多变的人性和深层的欲望。

我在学校群里,发现身边很多培训机构跟帮忙考级的作弊工作室。包括我的同学也在花$2000美金让人帮忙写作业。朋友在上大学的时候,舍友就是帮人写作业考试赚钱的,乐此不疲,赚的钱轻轻松松比咖啡店快餐店多。这样的事情见多了,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谎言,就是人为造出一个东西,让自己处在当中,然后为了很精明地适应,利用各种更荒诞的谎言去满足条件。虚虚实实,到头来都是一场自我欺骗。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关于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对比,现在的很多学院是这两种类型的教育长期较量而形成的混合体。在二战后,教育渐渐形成这两个体系,英国派博雅教育更注重人文素养,探寻自身。德国派的通识技能教育更注重实际的职业技能,各种生存本领。这两者的较量的结果是,很多学院推出的课程,各自争夺资源,相互独立,不成体系。所以课程设置看似包罗万有,其实内在缺乏了系统连贯性,还有割裂了学科之间很多的联系和互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都觉得知识那么零碎,好像自己懂了很多,但又没有多少真正掌握的,系统性的东西。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改变的是关于“资格”的观念。希望自己不用因为资格而对某个东西失去了追求的信息和欲望,然后就是期待能跟随很多了不起的人去挑战一些观点,每天做做思维大扫除。。。。。

分享文章: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发表评论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Hello there!

这是一只猫打理的网站,假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他
 
Search
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博客

输入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以订阅此博客,并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新文章通知。

加入其他 49 位订阅者的行列

Don't Miss

Favorites from the blog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

了解 Cosmos的博客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