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关键词是英文学习,我好奇测了下自己的英文词汇量,发现自己只有9k左右,但是一般的本土成年人词汇量大概是2万-3万5左右,所以我的词汇是local成年人的一半不到。而且每年都会有新的英文词,成年人平均每天接触到1-2个新的单词。我渐渐意识到开会撕X的时候,或者是small talk的时候,会有那种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出不来而很挫败的感觉。我自己一直有种错觉就是,既然我的生活里面都是英文了我应该不用刻意去学了吧,然后一直拖延,完全没有意识到其实日常强度不足以让我大幅度增强英文表达的能力。现在一直用的是在上班上课习得+吃老本的英文,于是最近再度燃起系统学英文(尤其是语言运用,搞清楚各种nuances,还有常用工作俚语)的斗志。而恰好我的研究生快毕业了,能给我空出大块的时间。
这是很多博主都推荐过的测试词汇量的网站:testyourvocab.com
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勾选你知道的单词。我个人觉得这个网站的测试方式会有误差,结果仅供参考。选这个网站的目的是可以用它的数据去作为一个坐标轴,看看自己词汇量水平在全球的各种分类里面,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然后客观看待并想方案提高。

下面是这个网站收集的2011年时候的数据,针对的是非英语母语的地区的人的平均英语词汇量。可以看到北欧那边的词汇量是最大的,可能跟他们常年的阅读习惯有关。(这里没有讨论语言结构的相似度,语言词源的相似度和历史之类的)最高的国家是丹麦,16291,相当于是英语母语水平的平均线的低位偏上。在亚洲地区里面,我选取了3个地区数据进行对比。分别是台湾(8301),香港 (7608) 和大陆 (6636)。结合自身经历,我的确觉得自己的词汇和语句表达没有南美,欧洲那边的国家的人那么丰富。还有诸如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其实他们的英文和第一语言都是相当于我们自己地方方言跟普通话的关系,是第二母语的存在,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杠杠的。南韩作为东亚国家,平均词汇量能达到10471。我估计这些数据到目前2021年,过了十年时间,数字应该会有所提升(加上别人也一直在造词)。


下图是一个从20万人的数据中,总结出来的英语母语者在各年龄阶段的词汇量。可以很明显看到,在3岁到13岁这个区间,是词汇量暴涨的年龄,从3岁的平均词汇量(3249),到13岁的(19453)在十年间词汇量暴涨了近6倍。18岁到48岁的区间缓步上升,然后从48到71岁这个区间,增长曲线开始变得相对平坦,63到71的部分甚至出现了某些下降的趋势。

下面是非英语母语者词汇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布,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人的词汇量是处在3k到7.5k的区间。如果你的词汇达到1万6以上,基本上你就是比较稀有的存在。。。。

好吧,下面就是令人挫败心碎的,问在国外多长时间跟词汇量的对比。基本上数据显示一年就是几乎能达到一万orz。然后大于10年基本上就是靠近母语水平者的词汇了。为了这个数据我得加把劲了。。。我希望这个表格能加上年龄,这样能更仔细地考究年龄-出国长度-词汇量的关系。不然你3岁出国。。。其实就是相当于是母语者啊。

下面的表格很明显地显示出,针对4到15岁的英语母语者,阅读会对词汇量增加有很大的作用,(在15岁可以拉出约为5000个词的差距)。

这个网站还总结了针对学生来说,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人会是只focus读书的人词汇的两倍多,然后愿意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处在的学校的排名,也是会有关系,但不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2013年的数据总结如下,基于一个两百万人的调查样本:
基本上很多成年人中年后就停止词汇量的增长了,还有就是在英文国家的外国人,每天平均可以学2.5个新单词。最普遍的非英语母语者的平均词汇量是4500个。

上面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戳我。请注意上述都是2011-2013年的数据~不是最新的~
最后歪个楼,这个是一个赢得叫做Kantar 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Awards 2014的一个data研究,参赛者Matthew Daniels将各种说唱歌手在歌词里面头35000个词用到的特殊词汇的数量,跟莎士比亚的7部作品的头5000个词的特殊词汇量,还有梅尔维尔的《白鲸记》头5000+词里面的特殊词汇进行对比,然后列出歌手们的位置在哪里。挺有趣的一个data小项目。参赛者用的data是2012年的,所以部分新歌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

有一条路,就是我们把nubility那些词造几千个,造成现象级词汇,那我们英文词汇量就可以一下子变多了(喂)。
因为篇幅原因,我会在另外的文章列出学习过程遇到的好书和youtube频道,大家可以踊跃讨论啊!欢迎分享甚至评判指教~~之后还可以弄个打卡小组,每天可以分享自己觉得好有趣的词,或者对白。。。